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近年来,石嘴山市紧紧抓住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契机,结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大力实施“党建领航铸魂工程”,通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强化联动共治,创新服务载体,努力探索具有石嘴山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深化体制改革
构建城市基层治理主架构
石嘴山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城市党建上发力突破,先后出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深化城市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石嘴山市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实施方案》《落实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提高治理能力“六增六提”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党建领航铸魂工程”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策制度,搭建起城市基层党建“四梁八柱”,从体制机制、组织体系、服务平台、保障能力等多维度、全方位精耕细作,以增强组织力为目标,努力让基层党组织有更多资源、更好条件、更高能力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精准精细化水平。
全面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赋予街道对派驻机构的统一指挥权、干部管理考核权、主要负责人任免建议权,印发街道“五个清单”,进一步明晰街道与部门、街道与社区的权责。调整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和职能职责,实行综合设置和扁平化管理,设置“4办3中心”,实行办事机构由“向上对口”向“向下服务”转变。出台《全市推进街道赋权扩能实施意见》,梳理明确街道权责清单,赋予街道综合管理权、派出机构管理权、规划参与权等5项权力,提升街道统筹、服务、管理能力。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底盘”,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场场形式多样的居民议事会,解决了一件件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难心事”;社区墙上的牌匾、制度少了,把有限的空间打造成各类群众活动场所,社区的服务内容更多了、方式更新了……
石嘴山市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加强对社区的工作支持和资源保障,持续开展清理社区“万能章”活动,健全完善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并同类、摘虚牌,清理规范社区挂牌306块、上墙制度109项,有效纠正了“牌匾满门、制度上墙”的突出问题。
持续深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出台《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由“三岗十五级”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全市社区工作者月平均薪酬由3360元增长到4402元,最高达到5050元。率先开设社区干部学历提升班,58名社区“两委”成员接受学历教育。全面落实社区党务工作者津贴,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激情。
实施社区不达标阵地“清零”行动,全市社区阵地全部达到400㎡以上,建立16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将社区运转经费、为民服务资金、五星级和谐社区奖励资金等纳入财政预算,每个社区设立不低于5万元的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和2万元的党建工作经费,社区运转经费由每年平均7万元提高到10.6万元。
强基固本
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绿地一度被破坏、黄土裸露的汉唐社区,如今草木成荫;原有的卫生死角,已‘变身’为居民的睦邻休闲点。”谈起实施小区网格党建后带来的种种变化,大武口区汉唐社区党委书记杨宁充满了喜悦。
石嘴山市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为推进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手段,设立网格644个,把党组织建在小区网格上,建立网格(小区)党支部179个,网格党小组508个、楼栋党小组545个,党员中心户3200余户,织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院落(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联系户)”五级组织组织体系,把基层党组织的根扎进小区网格,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激活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大武口区充分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率先建立“互联网+网格”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打通16个部门信息资源流通壁垒,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社会治理问题精准解决,流转各类社会治理事项38431件,办结37879件,办结率达98%,构建了“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还不足,是一直困扰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成了社区党组织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惠农区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积极探索党员“包片联户”服务机制,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工作职责扛起来,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惠农区红果子镇惠西社区原来是一个功能落后、居民厌嫌的老旧小区。因常年卫生脏乱差、管理服务跟不上,甚至引发居民上访。社区党支部按照“居住相邻、关系相近、方便服务”原则,将党员编在自己居住或者就近居住地,合理划定党员负责片区,实行卫生、治安、调解、宣传等责任制,每个片区由一名党员负责,充分发挥党员熟悉“区情、民情、人情”的优势,重点联系困难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每月对片区内居民走访不少于1次,服务群众近3000人次,协调解决各类矛盾200余件,真正实现了党员身份“亮”出来、服务群众“干”起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先锋形象“树”起来。
整体性建构融合
凝聚城市“治理共同体”
禁止高空抛物、离婚冷静期……在石嘴山市检察院与惠农区矿安路社区开展的结对共建活动中,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唐茜向社区居民开展了《民法典》宣传,解读了一条条和生活相关的法规。类似的党建联建,在石嘴山市已成为常态。
石嘴山市树牢大党建理念,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格局,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在16个街道成立“大工委”、122个社区成立“联合党委”,吸纳498名驻区机关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大工委”“联合党委”兼职委员,通过“一书三单”,收集解决关于“房屋拆迁、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2900余件。
针对城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的实际,石嘴山市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思路和方式,把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成立全市首个快递物流联合党支部和快递物流行业党群服务中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金融机构、商圈等阵地建立红色驿站71个,引导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积极投身城市管理、疫情防控、消防安全、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
一手拽着塞得满满的购物车,一手提着蔬菜包,肩上还扛着两个装得鼓鼓的塑料袋……为疫情防控下沉到大武口区景苑社区的市委组织部干部安宁将生活物资送到居民手里,不忘说一句:“还需要啥就吱声。”
党员纷纷到社区报到,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员承诺晒出来,党群关系更加紧密。这次疫情中,石嘴山市坚持平时服务、“战时”应急,率先出台《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实施办法》,在深化“双报到 双报告”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干部常态化下沉工作机制,及时选派干部下沉,充实一线工作力量,共筑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生动局面,基层治理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平罗县饮马湖社区针对管辖面积大、人口多,治理难点多、难度大。“自从社区‘红色物业’落地,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明亮的路灯和规范的停车引导牌等让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舒心。”谈起社区的红色物业,金水湖畔小区居民李阿姨赞不绝口。这是石嘴山市积极探索红色物业的一个缩影。
石嘴山市出台物业管理条例,结合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建设“红色物业”试点小区32个,依托党建联席会、议事会、恳谈会等,组织党员、居民有序参与物业服务重大事项,通过组建物业企业党组织、提高业委会党员比例、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工作格局,有效提高了物业服务水平。石嘴山市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刊登。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石嘴山市将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让党旗始终在城市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