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石嘴山市委党务公开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共石嘴山市委党务公开网 > 推进落实 > 正文
石嘴山市严格落实“四水四定”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2025-04-24 10:57:00    来源:石嘴山发布    编辑: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04-24 10:57:00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着力优化用水结构、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全社会、各领域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化转变。

在以水定城定人方面,我市深度实施城乡生活节水,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获评自治区节水型高校,节水型高校建成率为33%,全市创建节水型学校90个、幼儿园8所,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率达95.5%,完成目标值94%,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8.8%,控制在10%以内,大武口区完成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建设。2024年,全市新建农村卫生户厕458座,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3%。同时,持续推进城市绿地节水和节约型园林绿化,2024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40.64%,控制在41%以内。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实施大武口区贺兰山路等雨水管网工程、文安小区等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等9个海绵城市项目,逐步构建“自净自渗、蓄泄得当、排用结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

在以水定产方面,我市因地制宜发展现代产业,制定全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方案,推动37家企业实施42个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深度实施工业节水增效,在节能审查过程中严控水效指标,创建获评自治区节水型企业9家,全市年用水量100万立方米以上节水型企业建成率为42%,规上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超预期完成目标。

在以水定地方面,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项目9个、面积7.51万亩,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64,较2020年提高7.2%。谋划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等27个重点工程,完成“三北”工程治理面积6.98万亩;实施石嘴山市韭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4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54平方公里,2024年水土保持率为77.66%。宁夏沙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美丽河湖案例中提名案例。

在优化配置格局方面,我市着力推进全域水生态安全,黄河干流排污口整治率达到93%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严格计划用水管控,自备井企业和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统建供水工业企业、服务业单位已全部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8%,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61.39%,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石嘴山市在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中获评全国“优秀试点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4%,完成目标任务。加快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完善现代水网体系建设;重点实施了归韭沟防洪调蓄综合治理项目、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巩固提升了贺兰山东麓石嘴山段山洪沟道防洪能力。

此外,我市强化刚性约束,严把水资源论证审批关,辖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全部开展水资源论证,每月开展水资源巡查不少于2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严厉打击违法取用地下水行为。严格执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新增取用水项目全面实施节水评价,对市辖两区30家工业企业开展超定额用水核查,完成全市34家年用水量50万立方米用水企业用水审计工作,推进企业深度节水控水,市辖两区工业企业自备井用水在线监测精准计量全面覆盖。实施了石嘴山市水资源智慧管控和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安装流量智能感知站点127个,目前系统平台在线计量监测点共计541个。

与此同时,我市深化用水权改革,印发了《石嘴山市与辖区水资源税收入分配使用办法》《石嘴山市用水权使用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2024年累计完成交易43单,交易水量2454.67万立方米,交易金额1752.88万元,发放水权抵押贷款336.98万元,通过用水权进行融资抵押贷款的方式激活了水资源商品属性。建立节水价格体系,城乡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城市生活、工业公共供水管网计税环节由末端征税改为取水端征收。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全市共建立基层水利服务组织23个,实行农业用水水费收取专户统一管理,收支两条线。

【编辑】:
【来源】:石嘴山发布